談談工作流程
Published on 2017/09/09
2 min read
In category
talks
最近DB為了要讓自己工作更有效率,希望用最短的時間把任務一次做完然後準時下班,開始嘗試應用一些工作方法。試用以後,有一些不同的心得想分享。
我們先一步步來,認識一下有哪些「有效率」的工作方法。
有效率的工作方法
工作方法有很多種,大原則不外乎以下幾點:
- 一眼就能看懂的明確目標
- 計算花費時間,限時 or 計時
- 區分任務優先順序
- 了解自己的能耐,不貪多
以下就簡單介紹我聽過的方法。
pomodoro 番茄鐘
- 每30分鐘為一單位的蕃茄鐘,25分鐘工作、5分鐘休息
- 每6個蕃茄鐘安排一次長時間休息
- 任務切割成小單位,以「幾個蕃茄鐘」的方式安排日程
每個人可專注的時間不一定,但普遍都不會超過90分鐘。因此,將任務切割成小單位,以蕃茄鐘為單位短期衝刺,把困難的任務用「每次做一點」的方式做完。
其實可依自己習慣修改作法。以我來說專注30分鐘真的太短了,所以改成每1小時為單位去排。
重點就是:切成小目標、定時、做一段時間要休息
GTD (Getting Things Done)
- 建立收集夾放「任何關於專案、工作的一切」(任務、目標、困惑、資訊....)
- 分類(按內容、流程階段...)
- 拆成具體待辦事項
- 按輕重緩急排順序
- 一次只專心做一件事
- 定期清空收集夾
「Think One & Do One」。GTD包含了幾個核心概念:
- 收集 -> 規劃 -> 專心做一件事
- 寫下來,不要用腦袋記
- 唯一的收集夾,要定期清空
GTD簡化了可能讓腦袋混亂的流程,因為腦袋是用來思考、它的可靠性是不被信任的。經常會搭配使用待辦清單(To Do List)、或者Trello等其他工作方法、工具實現。
The 1-3-5 Rule
-
每日清單這樣列
- 1件重要任務(3h)
- 3件中型任務(1件1h)
- 5件瑣事(1件30min)
- 瑣事下班前再處理
- 任務要非常明確
- 盡可能不要列滿這張清單
我們都知道可以列待辦清單,但經常因為清單太長做不完、任務又寫得不具體看不懂在幹麻。那怎麼列才算有效?
「只列做得完的清單」,一天就列這幾件事,最好還不要列滿,以便能應付臨時的插件。
Time Tracking
- 使用計時器追蹤每件任務花費時間
- 根據結果做調整
實際作法很簡單,開始每個任務時,按下計時器、碼表,中途短暫離開按暫停、任務結束時按停止。
這個很適合SOHO族精算自己的實際工時,方便做規劃、報價。
參考來源
想知道詳細的實作步驟、相關的工具,請參考電腦玩物的文章,基本上這些全都是從那邊學來的,包含筆記的方法也是,對這方面有興趣的歡迎關注電腦玩物喔!
反思
看完了,然後呢? 接下來的部份,我要說說自己試用後的心得。
適合自己就是好方法
工作方法這麼多,到底哪種好用?
適合自己的方法最好用。
這不是在講幹話,那要怎麼挑呢?
回歸到自己的需求,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就用Time Tracking工具、覺得不知道該做什麼,就用GTD和1-3-5法則。總之,親自試過立刻就會知道適不適合。違反自己性格、習慣的事肯定沒辦法長久,這個只能自己嘗試、自己歸納哪種好用。
規劃其實很浪費時間
我用了Time Tracking工具追蹤這個月的工作狀況時,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:每天一早的「規劃」其實花了我最多的時間。這點其實很弔詭,良好的規劃可以省下時間、但規劃時間又很浪費時間。
剖析痛點,節省規劃時間
仔細探究後,我發現問題出在以下幾點:
- 規劃資料分散在各服務中
- 工具很難操作
- 花太多時間做筆記
甚至有一天花了2小時就為了把hackMD的筆記改寫格式到Trac中回報進度,根本超浪費時間的我說。
身為小工程師,決定要優化這個流程。
首先是架構好自己的工作流程:每天一來我要怎麼開工?用什麼服務看進度?用什麼工具追蹤狀況?回報進度時要用到哪些工具?怎樣的流程最順手?
以我自己來說,我用了以下工具:
- 專案管理:Trello
- 筆記、草稿、規劃:hackMD
- 進度回報:Trac
- 時間追蹤:Toggl
- 每日待辦事項:Todoist
因為太分散,資料搜尋、同步的成本很高,所以我決定使用基於API和webhook的自動化服務,把我愛用的服務們串接在一起。好比說:Trello在卡片中新增待辦事項時,自動在Todoist新增一個Task、hackMD透過格式轉換工具轉成Trac的格式...等。下次再另開一篇介紹我的wrokflow和自動化工具zapier怎麼使用。
小結
今天簡單介紹了工作方法&一些心得,利用這些方法可以多多認識自己,越了解自己的習性、就能工作越有效率,然後準時下班走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