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聲學筆記 - I, V, and V7

今天來談談和聲學中的骨架:I 、V、V7 和弦,參考課本 Harmony and Voice Leading Ch.6,筆記的 PDF 在此。由於是學習筆記,內容會相對簡略一點;文章我不會全部都提到,只挑最重要的部分做觀念解說。

Imgur

了解自己:和弦性質

和弦的穩定性:原位 & 轉位

原位是指和弦根音作為最低音(bass),意即 C 的 bass 為 C;轉位是指和弦 bass 不為根音,例如 C 的一轉位 bass 為 E 、二轉位 bass 為 G。由於 Bass 會影響整個和弦的穩定度與方向性,一般而言原位是最穩定、和弦性格最明確的;轉位會弱化和弦的性格,也會讓轉位和弦與其他和弦聽起來很相似,所以有些轉位和弦是可以彼此替代。

重複音 (Doubling)

當三和弦被寫進四部和聲時,勢必會遇到有一個音要重複,哪些音可以被重複、哪些音不行,每個級數的和弦都有自己的規矩。但有幾個大原則可以推測:

  1. 傾向重複穩定的音,例如:和弦根音、和弦五音
  2. 具有方向性的音不可以重複,例如:4 級音 (下屬音)、7 級音 (導音)
  3. 和弦中若有具方向性的音,要讓這些音被下一個和弦級進解決

若七和弦為了要使具有方向性的音被解決而重複一個音,勢必需要省略一個音。
因為泛音列讓低音往上五度音自動被我們耳朵聽到,故原位七和弦的五音可以被省略 。
(轉位後 bass 往上沒有五度音,因此不能省略)

了解他人:和弦之間的關係

兩個和弦之間的關係可以簡單分成兩種

  1. 和聲關係 (harmonic motion)
    • 下行五度 / 上行四度, ex: V-I
    • 上行三度, ex: I-iii (19世紀之後才被使用)
    • 下行三度, ex: I-vi
  2. 旋律關係 (contrapuntal motion)
    • 為了使聲部間線條連接而使用的和弦,常指外聲部級進

綜觀全局:和弦的功能與階級

在音樂的世界中,不是每個音、每個和弦都有相同的地位。比如:你聽一首歌,最容易分辨的是主旋律,其次是低音 (注意!低音不見得是和弦的根音),最後才是介在旋律與低音之間的內聲部。

和弦也是如此,有些是整首曲子的骨架、有些在某一段音樂中很重要,但從全曲來看並不是最主要的、甚至有一些是不容易被聽清楚,卻會影響曲子的豐富程度。因此,和弦是具有「功能」與「階級」的區別。

和弦的階級:前景、中景、背景

這段是補充。宣克分析的系統中,一首曲子可以像照相機一樣拉近拉遠觀察。前景表示近處觀察,省略細碎的裝飾音符、保留部分特徵與具功能的和弦;中景表示離得遠一些,只保留重要的旋律特徵與功能和聲;背景表示離了非常遠,只留下全曲最重要的骨架和弦。

最基本的骨架和弦:I - V - I

最基本的骨架和弦是 I 和 V,主和弦與屬和弦,以 C 調來說就是大三和弦 C 和 G,以 cm 調來說就是 Cm 和 G (or Gm)。古典音樂大多數曲目都是 I 開始、最後 V - I 結尾。

擴充骨架和弦:拉長曲子、增加豐富性

一首曲子不太可能只有兩個和弦,因此為了使曲子更長更豐富,我們需要「擴充」。可以多插和弦在I、V 中間,或是使用一些手法讓同和弦重複時不無聊,例如:arpeggios / broken chord 分散和弦、pedal point 持續低音 … 等。

終止式 Cadences

終止式代表了這樂段到此告個段落,接著要進入新的樂段,甚至是曲子的結束。故終止式對調性音樂來說具有莫大的重要性,透過觀察終止式,可以得知幾種訊息:樂段的調性、全曲樂段的劃分。

終止式的要素

一段和聲進行能被稱為是終止式,一定要滿足兩個要素:節奏要漸慢、和聲進行符合終止式規則。

常見的終止式和聲規則

名稱 和聲進行 備註
正格終止 (authentic cadence) V - I
V7 - I
1. 為了強調方向性,常使用 V7 - I,尤其浪漫樂派。古典樂派度音樂家較常使用 V - I
2. 按照旋律是否解決到主音,分成完全正格終止 (PAC)、不完全正格終止 (IAC)
半終止 (semicadence) 任何和弦 - V 為了避免強烈的方向性,通常使用 V 三和弦 而非 V7 (古典樂派)。浪漫樂派有可能會使用 V7
變格終止 (plagal cadence)
教會終止 (amen cadence)
IV - I
iv - I
IV - i
常用在大調,小調使用 iv
假終止 (deceptive cadence) V7 - vi
V7 - IV6
Phrygian Cadence iv6 - V 可以參考這篇用對位法的解釋

小結

對於和聲學的學習來說,融會貫通記住聲響 是非常重要的。這邊簡單地描述一些重要的和聲學基本概念,建議先弄懂觀念、聽過課本譜例後,再去細看和聲規則,學習時才能理解背後的原由,而非照本宣科的背和聲規則。

雖然我自己也還剛開始努力而已 (聽得不夠多啊~~)

arrow_back

Previous

新年快樂! 除舊佈新

Next

新站開幕啦!
arrow_forward